桔场时光年桔栽培技艺入选顺德区第八批
12月19日,“记忆·传承——顺德区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在顺峰山公园牌坊前五行桥广场举办。活动现场,主办方对顺德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授牌。其中,陈村年桔栽培技艺入选区第八批非遗名录。
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启新与桔场时光项目组成员东哥合影
也许你会问,
种棵年桔也能成为非遗?
那你有所不知啦
栽种一盆年桔并不容易
下面,“桔场时光”带你揭秘
陈村年桔栽培技艺
这个新晋非遗项目啦
陈村年桔种植已有多年历史,有四季桔、朱砂桔、金蛋果、金桔、代代果等品种,陈村年桔栽培技艺代代相传。在珠三角地区,迎新年、购年桔年花的习俗亦从未间断。在当地,因桔谐音吉,故年桔成为花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商品。
顺德陈村素有千年花乡、岭南花卉第一镇的美誉,西汉时期便有御橘进贡。珠三角地区温和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全年无霜的陈村,是全国最大的年桔种植基地,包揽全国每年销售的万盆年桔中近8成的产量,数千名桔农在这片土地辛勤劳动、奋斗追梦。全面实施品牌战略,陈村镇注册了“陈村年桔”的国家注册商标,年,荣获中国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名实相符的年桔故乡。
栽种技术陈村年桔栽培技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3个方面:
利用柠檬枝条作砧木,通过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有利于生长旺盛、早结果、抗病;
进行制水催花,即在盆桔生长期间有规律地控制浇水、控制花芽分化和开花,达到将自然熟果期,刚好控制在春节期间的目的;
通过整形、修剪和绑扎,使盆桔多挂果且挂果均匀,提高观赏价值。
以12寸四季桔为例,从小苗到成品,栽培时间约2年,流程如下:1、嫁接:每年冬季为桔果嫁接期,用柠檬枝条作砧木,用四季桔的嫩枝作接穗进行嫁接,插在苗床进行培育,苗床以沙为植料,覆盖薄膜保温。
2、移栽:在第二年春季的3~4月,将苗床的小苗移栽到7寸直径的花盆。
3、移盆:6、7月,从7寸花盆转种到12寸花盆。
4、初剪:冬季来临,对桔树进行第一次剪枝造形,清理细枝、杂枝,贮藏养分过冬。
5、精修:第二年的4月、6月,对桔树进行多次剪枝,不断完善造型。
6、制水催花:7月-9月,通过控制水份促进花芽形成,待开花约十天左右即开始结果。
7、吊桔:10-12月通过人工造形,使植株形态达到最佳观赏效果。
8、上市:历经两年风雨,凝聚着桔农的心血和汗水的陈村年桔成为新春花市最受欢迎的年花品种。
桔场时光-创新传承陈村年桔栽培技艺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牢固,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与延续。传统年桔文化带给我们的除了生计还有传统技艺的传承。
为了激发更多年轻一代知晓传统年桔文化,“桔场时光-陈村年桔文化传承计划”项目组(以下简称“桔场时光项目组”)联动村委、本土桔农、自然教育机构等合作方以陈村年桔文化为驱动做进一步的提炼和优化,丰富文化传承形式,使陈村年桔文化IP知晓度更高。
桔场时光-陈村年桔文化传承计划获得年顺德区社会治理“众创共善”计划资金支持,通过搭建1个年桔文化传承的平台,开设“年桔的一生”、“小桔农学堂”、“我与桔田有个芳香之约”等特色的年桔文化体验课程,同时优化年桔产业结构,研发年桔周边产品,提升公众对年桔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打造陈村年桔文化品牌。
年桔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我们在努力01开设年桔体验课程,吸引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