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村寨业兴民富澜沧县糯福乡以产业发

  白癜风黑色素 http://m.39.net/pf/a_4426111.html

“产业是群众增收的关键,是生活富裕的基础。”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康心中,要将连绵山地变为老百姓致富的“金土地”,人是核心,产业是抓手。

糯福乡位于澜沧县南部,辖9个行政村93个村民小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共有阿里村阿里上寨、班角老寨、老迈、联办厂和南段村龙竹棚老寨5个示范点。其中,阿里村立足资源禀赋,从提升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出发,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丽边境村寨新画卷。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阿里村,从这里探究糯福乡多元产业齐发展的密码。

“双绑”助农稳步增收

漫步于阿里上寨,植被茂盛、郁郁葱葱,一幅“青山镶嵌家中,绿水环抱家园”的生态宜居画卷呈现在眼前。

作为以拉祜族为主的边境一线小组之一,阿里村阿里上寨村民小组是糯福乡86个自然村寨中历史最古老的村寨,今年被列为糯福乡的5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示范点之一。

“阿里上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示范点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共谋划项目26个。截至8月22日,阿里上寨已完成民族团结广场、产业体验空间等建设,项目综合进度92%。”糯福乡阿里村党总支书记张爱华介绍。

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示范点项目建设中,阿里上寨着重实施“产业兴”的项目,以巩固提升现有产业为基础,按照“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双绑”机制模式,引进澜沧古茶公司为技术指导,实施绿色生态茶园、有机茶园提质增效项目,建立规范化茶叶加工厂房;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打通多元融合的新型收入渠道,通过建立传统手工蔗糖加工、蜂蜜加工作坊,培育庭院变花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的休闲业态。

依托村寨优势,阿里上寨还积极打造特色民宿、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酸柠檬变身致富果

聊起柠檬,今年34岁的阿里村老迈村民小组组长李扎约十分开心,自己家前不久又卖了一批柠檬,收入3万多元。

“我们村民小组有多亩柠檬地,一年能收入多万元。”李扎约说,以前的阿里村村民种植水稻等传统产业,一亩地一年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面对糯福乡耕地面积43.04万亩,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6.8%的自然优势,如何让村子发展得更好,让产业更兴旺、村民更富裕,一直都是澜沧县各级各部门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ngtaisu1.com/nmtz/14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